天衛

三國人物攻略

適 國小 - 成人

 

全套單色平裝 8                          尺寸大小:15 x 21 cm  

特色介紹 

         本套書共八冊,分別為: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周瑜。不僅因為這八人在歷史中「戲份」較多,還在於他們性格殊異,形象豐滿。

  • 以人物為主線,勾勒三國的歷史全貌。

  • 注重設置「歷史場景」,把人物推回歷史舞臺之中,推到事件的緊要關頭前,看看他們是怎樣周詳安排,從容調度,化解危機的。

  • 分別以不同人物的眼光來看待同一歷史事件,是非功過皆在其中,別有一番趣味。

  • 以《三國演義》為藍本,還採信了《三國志》中的諸種說法,在文學與歷史間作微妙的平衡,既使人物故事起伏跌宕,又使歷史事件完整真實。

內容介紹

點選 藍色書本名稱可看示範內頁

曹操      240 司馬懿    192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曹操這樣能引起激烈爭議的人物了。有認為曹操是大英雄的,也有認為曹操是亂臣的。其實,曹操的作為在《三國演義》中就說得十分清楚:「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在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的年代,曹操南征北討,蕩滅群雄,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他首先採取屯田政策,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使中原得到了安寧,為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在軍事上,他足智多謀、雄才大略,在官渡之戰中,他抓住袁紹好謀無斷、摧殘人才的特點,出奇制勝,大獲全勝,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文學上,曹操是漢末「建安文學」 的開創者,他的詩蒼涼激越、氣韻沈雄。 
文學和歷史的兩相結合,或許能讓我們認識一個完整的曹操。

三國後期,在用兵上唯一能跟諸葛亮較量的就是司馬懿了。身處曹氏宗親集團中,在對付內部的矛盾時,司馬懿表現出極高的政治謀略。在同諸葛亮鬥智時,他雖然常處於下風,但整個魏國的文臣武將中,卻只有司馬懿能同諸葛亮抗衡,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可以說主要是司馬懿的功勞。
總之,司馬懿是一位集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於一身的人物。論其智,足可以和諸葛亮並稱;但從道德角度看,他又是一個老奸巨猾、野心勃勃、冷酷無情的人。因此,雖然他建立了不世之功,但最終卻為人們所不齒,在戲劇舞臺上,在百姓心中,他和曹操一樣,永遠是一個白臉奸臣。

周瑜    176 孫權    176

周瑜的一生,有兩件最值得驕傲的事:一件是娶到了國色天香的小喬,一件是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周瑜不但具有溫柔男子的柔性,還具有血性男子的剛性。當曹軍大兵壓境,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論相持不下時,周瑜為了讓江東父老免受亡國之痛,他拍案而起,決不以投降換和平,最終幫孫權堅定了抗曹的決心。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意無意地削弱了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功勞,並設計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以顯現周瑜之心胸狹窄,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作為歷史上叱吒風雲的英雄,周瑜的風流倜儻獲得了後人的景仰,蘇東坡在那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宋人的讚美,或許才是周瑜精神氣質的真實寫照。

孫權在兄長孫策猝死,繼承江東基業之時,年僅十九歲。憑著自己的睿智與穩重,他先後挫敗了老資格的政治家曹操和劉備,不但鞏固了東吳的政權,還能與魏、蜀鼎立而三,成為雄據江東的一代英主
,難怪諸葛亮會稱他為「聰明之主」,曹操也發出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喟歎。 
在孫權的一生中,曾經歷過許多千鈞一髮的危境,但他每次總能知人善任,化危為安。他委周瑜以大任,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伍,起陸遜於危時
,不斷起用年輕將領,放手讓他們大膽去幹,這樣的選擇每次都有一定的冒險性,但每次都證實是正確的。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魯肅提出三足鼎立的戰略,呂蒙智取荊州,陸遜火燒連營,東吳四帥,一代勝似一代,對東吳的發展貢獻良多。孫權還十分懂得用人之道,下馬等候魯肅,為周泰數傷
,築壇拜陸遜為都督,這些都能使部下深受感動,使他們「傾心竭志以求其死力」。

諸葛亮    224 劉備    208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集智慧、忠貞、仁信、堅毅、機敏於一體。居隆中時,他未出茅廬便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始見劉備之時,便提出佔據西蜀、聯合東吳、北拒曹魏的長遠戰略,初出茅廬便在博望坡出奇制勝;赤壁鏖兵,他孤身至吳,舌戰群儒,智激孫權,使其堅定抗曹決心;此後龐統死於落鳳坡,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伐吳失敗,病逝白帝城,都是由於沒聽他的勸告,反襯出他的遠見卓識。白帝城託孤以後,他力挽狂瀾,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南征北戰,無往不利。在與司馬懿的對陣中,諸葛亮總是能審時度勢,靈機應變,奇謀巧思,招招佔先機,而司馬懿總是回回誤算,屢屢中計,不得不讚歎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作為「仁德之君」,其特點之一便是他動輒大哭:送徐庶走時,先是「淚如雨下」,接著是「凝淚而望」;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他仍是痛哭流涕;當陽之敗,看到十多萬老百姓隨之遭殃,劉備也失聲痛哭;關羽、張飛被害,他更是「哭絕於地」,「斑斑成血」。這些哭表現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和寬厚仁愛,很令人感動。但有的哭就讓人覺得不太真誠了:去東吳招親,他先是向吳國太哭訴,使孫權弄假成真,後來又在夫人面前暗暗垂淚,終於在她的保護下安全離開東吳
;在魯肅討要荊州時,他按諸葛亮的吩咐「掩面大哭」,想賴帳不還。
這兩種哭法實際上也是表現了劉備人格的兩面──作為明君的仁德與作為梟雄的手腕。
但是,劉備的江山並非只是哭出來的,沒有在亂世中鍛鍊出來的狡猾機警,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三國演義》中,曹操曾評價劉備是「外君子而內小人」,此話雖然有點刻薄,但也不算胡說。

關羽    224 張飛    192

三國人物中,最深入民眾心中的要算是關羽了。只要看看處處皆是的關帝廟,就能明白他在老百姓中的地位有多高。關羽受人景仰並非只在其神勇,還在於他的道德人格遠遠高出其他人。
他既有民間俠士的江湖義氣,又有忠於君國的風範
。關羽身上總有一種不懼一切的浩然之氣。兩軍對壘,他英武神勇,戰呂布、斬華雄、刺顏良、誅文醜、擒龐德、降于禁,勇猛直前;刮骨療毒,他神色自若,談笑下棋;單刀赴會,他巧用智謀,安然脫險。在被孫權所俘時,寧死不屈,坦然就義。
但關羽也並非完人。他剛愎自用的缺點同他剛毅頑強的優點是並存的。他看不起孫權、瞧不起陸遜,因而大意失荊州。他義氣深重,華容道上放走了曹操,固然是知恩圖報,成就他的千秋義名,卻是把個人恩義凌於國家利益之上,誤了統一天下的大事

在關羽由人變為神的歷史過程中,關羽的缺點被避而不談,或者被轉化成優點來褒揚。而在這本書中
,我們能見識到一個完整真實的關羽。

張飛是最受民眾喜愛的三國英雄之一,他一生輔佐劉備,衝鋒陷陣,威不可擋,直到劉備伐吳這一年被害,才結束了他富於英雄傳奇的一生。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不是主要人物,著墨不多,但幾次出場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怒鞭督郵、當陽怒吼、夜戰馬超、矛刺許褚……表現的都是張飛的暴烈似火,銳不可擋。
張飛是一個疾惡如仇、直來直去、敢說敢做的好漢
。他對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呂布非常惱恨,直呼其為「三姓家奴」,全然不管劉備已與呂布以兄弟相稱;在三顧茅廬時,他對諸葛亮的傲慢極其不滿
,揚言要火燒茅廬。在關羽被害之後,他也不顧蜀國的戰略安排,要求立即起兵伐吳,踐行桃園之約
。可見,張飛的忠義觀並不是以一個小集體內部的利益為限,而是從做人的本性出發來斷定好人與壞人。張飛的判斷雖然有時失之簡單,卻和普通大眾的價值觀相吻合,這也是張飛深受民眾喜歡的原因之一。

 

 

世昕網路童書首頁              看更多的書          訂購信箱      線上訂購     訂購專線:(04)2628-1418        傳真專線:(04)2628-1468

 

全套定價 2,160

特價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