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國際

南瀛之美圖畫書系列二   中文版

5 - 12

 

彩色精裝 6 冊                              尺寸大小:21.6 x 28.5 cm           單冊內頁:32  

特色介紹 

中國時報 2005「開卷」最佳童書獎
2005 年「好書大家讀」圖畫書及幼兒讀物類好書推薦
2006 年全國教師會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會推薦好書

 〈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從台南縣出發,邀集本土多位資深童書創作者共同參與,深入探訪台南當地豐富的物產與民俗背景;發掘南瀛獨有的人文、藝術等特色,並藉此擴大展現台灣豐厚的文化資產與歷史風華。
台灣璀璨的歷史與特色,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透過〈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植下一顆希望的種子,培育出對台灣這片土地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以及對家鄉的熱愛與關懷。

  • 在目前大量引進國外翻譯圖畫書的市場,〈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在「深耕本土文化」上具有指標意義。

  • 本系列圖畫書以台灣文化之源-台南縣為主題,充分展現台南當地的自然景觀、歷史發展與民俗文化等特色,可啟發兒童重新認識自我根源,建立本土意識,適合學校採購為鄉土教材教學之用。

  • 呼應行政院「一鄉鎮一特色」的計畫,全國正積極打造區域文化特色,本書的出版將有助於提供各地方社區文化團體借鏡參考。

  • 大量採用跨頁全景式描繪實景,以優美細緻的繪畫風格,展現台南當地的廣闊氣勢,提供讀者豐富的觀察角度與深入的視野,深具藝術欣賞價值。

  • 台灣少見以「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圖畫書,本書系完整紀錄台南當地產業的歷史與專業技術,提供兒童充足的產業知識,並培養關懷本土文化的眼光與情懷。

  • 針對產業特殊的專業主題與技術,詳細提供或描繪的詳實的資料與插畫,特別具有教育價值與啟發意義!

內容介紹:
點選有藍色書名可看示範內頁

笭鴿上青天  大家來逛魚市場 編織的幸福

阿瑞回學甲紅茄萣仔看阿公,阿公帶著他參加學甲有名的放笭鴿比賽。比賽當天一大早,阿公載著阿瑞到達比賽場地,現場聚集了好多人、好多鴿。終於,比賽開始了!阿瑞看著成群的鴿子,背著紅笭飛上青天,嗡嗡聲不絕於耳,阿瑞情不自禁的跑著,追著天上的笭鴿……
 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居民以田野耕耘為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為生計,活動的範圍很小,為了打發農耕休閒時間,因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休閒娛樂,放笭鴿比賽就是如此形成,除了聯絡感情,或追求較刺激的生活情趣,或擴充人際領域等,如今已具百年悠久歷史,形成鹽水、新營、學甲優良的民俗文化。
 笭鴿還有另一傳說,鄭成功在台南屯田墾殖,沒軍令可傳,沒戰爭可打。阿兵哥無聊,我抓你的信鴿來放,你抓我的信鴿來玩,然後將信息拼湊起來,當作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尋寶活動。

阿光的家靠近七股鹽田的地方,那裡原本有釵h鹽田,但漸漸都荒廢了,因為近海的緣故,現在將軍鄉的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而捕到的魚都會運到魚市場,在那裡批發販售。
阿光跟著爸爸到魚市場去,為家裡的海產店購買新鮮的漁獲,魚市場裡好熱鬧,到處都是人,以及叫賣的聲音……
 將軍漁港於民國九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正式啟用,成為台南縣西部濱海最大的漁港及現代化魚市場,港區面積86公頃,可供200噸以下各類漁船使用,且聯外道路通車後,更是帶動將軍鄉和北門區整體的發展。將軍漁港位於台南縣的西北角,附近沙洲散佈,為台灣西南部典型的廣闊沙岸地形。由於過去的港區過於老舊且狹小,因此此地可說是台南縣市境內最主要的漁港,釵h在鄰近海域作業的船隻,無論是屬於將軍港當地漁民所有,或為外縣市漁民至此捕魚的各式漁船,都選擇本港作為避風休息的所在。當地的漁船最普遍的作業方式是以流刺網為主,而外縣市的漁船加入後,尚有蝦拖網、延繩釣、雙拖網等不同漁法出現。
 將軍漁港除了具有作為漁港的因素外,更是集合漁撈、買賣、垂釣、觀光、旅遊為一體的漁港;它提供縣民美麗的休閒場所,並吸引觀光客留駐。遊客進入將軍漁港港區不僅可欣賞漁船、漁村景象,每當下午1時過後漁船陸續進港,魚販群集港進行拍賣魚貨,隨時可到叫價、採買聲鼎沸的熱絡景象。

本書希望將一個即將消失的產業──竹編藝術,其帶給鄉民的不只有經濟的價值,而是農村樸質情感的部分,還有因為編織而傳達的文化、家庭親情間的親密關懷。媽媽從識竹開始教小女孩,鍛鍊其超凡耐心的民間技藝傳承的精神,讓小女孩感受到竹編的愛及對祖業強烈的認同感,因而在她手中持續編織的藝術,讓竹編傳遞的情感延續下去,讓孩子透過圖畫書不僅認識竹編藝術的常識,更體會 到自然的竹林風情和屬於編織的愛與幸福。
 故事場景設定在關廟,竹編藝術全盛時期。主角筱竹從在媽媽肚子裡就跟著媽媽清晨到竹林傾聽竹葉的泥喃,感受到竹林給予他們經濟的命脈,就像神一樣守護他們。竹林的清風輕拂著媽媽的肚子,讓她也感受到暖暖的愛。因此從在竹編的搖籃裡,媽媽一邊坐在矮竹凳上編織,一邊用腳搖著搖籃,筱竹就睜大眼睛看著媽媽的手飛快的舞動。慢慢長大,跟著媽媽到竹林中識竹,挖甜甜的竹筍,在竹林中遊戲,媽媽編織童玩(編風車、繞指環等)與她玩耍,因此她從小就愛編織一些小東西。慢慢長大和爸爸、媽媽、哥哥、姊姊一家人和樂融融,聽著廣播,唱著歌,分工合作的編織場景,爸爸截斷長枝仔;媽媽剖竹子、哥哥打底,筱竹負責編織,姊姊修飾。因為對編織的喜愛,筱竹更常用自己的創意編織出很美、很特別的竹藝品,當其他小孩在玩耍時,她就在大樹下安靜沈浸在的編織幸福中。

12 婆姐 希望的種子 甘蔗的滋味

《12婆姐》-優雅傳統與民俗趣味兼具的藝陣傳奇新年是小如和小傑最期待的快樂假期,可是小傑生病了,阿媽決定帶小如和小傑到廟會去給婆姐們挲一挲,傳說「十二婆姐」有神奇的法力,可以保佑小朋友們身體健康。好奇的姐弟倆個在婆姐陣裡鑽進鑽出,玩的不亦樂乎。說也奇怪,當天晚上小傑的咳嗽居然就好了,雖然大家都在猜是什麼原因,但是阿媽相信這一定是婆姐的保佑「十二婆姐藝陣」可謂美麗迷人的閩南祭儀舞蹈,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台灣目前僅存於台南縣境內,「十二婆姐藝陣」的由來是因為陳靖姑曾替閩王解決妖患,救出皇后和三十六位宮女,閩王為了報恩,將三十六宮女賜贈給陳靖姑為徒眾,稱三十六婆姐,後來因人數眾多逐漸演變成
十二婆姐。台灣民間相信「十二婆姐」不但可治婦女百病,還分別職司幼兒衣、食、住、行、驚嚇、夜哭和病痛等問題,又稱「婆姐」是生育之神,一般是在註生娘娘的兩側陪祀;因此,十二婆姐藝陣具有保宅安產、收驚護嬰、驅煞等作用。所以十二婆姐出巡時,如有小孩身體欠安,父母都會提攜幼兒到陣頭路過之處,讓婆姐輕摸其頭部,以求平安、健康,頗有神奇之效,因此十二婆姐藝陣是非常受歡迎的,人稱護兒神。
藉由書中主人翁小如的帶領,讀者不僅參與了這場美麗的民俗盛會,而且也跟著學習到如何自己來設計製作有趣的12婆姐遊行道具。作繪者更以大跨頁的設計,呈現出婆姐藝陣遶境巡行的華麗場景,尤其讓讀者印象深刻。原來台灣優美的民俗傳統,就在親身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在小朋友心中萌芽茁壯,不斷流傳下去。

《希望的種子》-一顆帶來關懷的種子,種出對未來的無盡希望阿泉一家人跟著國姓爺來到台灣,一邊開墾耕種、一邊勤奮操練,幾年下來在南台灣開闢出一塊塊營田來。但是這年的大颱風,卻將收成的稻米都毀了,而朋友們都各有困難,對阿泉一家人也是愛莫能助,因此讓阿泉的父母非常苦惱。阿泉的西拉雅朋友烏達和提達兄妹聽說了他的遭遇,於是透過全族人的幫忙,送給了他們一袋稻米,這袋救命稻米將會帶給阿全一家怎麼樣的改變呢?
南台灣有些以「營」為地名的鄉鎮,例如新營、柳營、下營.....等,這些地方都是鄭成功開墾營田時所留下的遺跡。透過故事主人翁阿泉一家人辛勤耕作、操練的故事,可以讓大家了解到三百年前的先民,是如何辛勤地為台灣這片土地投入心血,努力打拼,終於將荒地開墾成廣闊的良田,收割出豐碩的成果,阿泉一家人的遭遇可以說是台灣三百年發展以來的歷史縮影。
而另一方面,西拉雅族的烏達、提達兄妹熱情、善良與慷慨助人的性格,不僅幫助阿泉一家人渡過難關,也讓讀者們認識到人與人的相處,並不因族群不同而有差異與隔閡,這種人我間真誠無私的高貴情操,才是台灣人固有的美德與傳統。

小男孩一家人辛勤地將甘蔗種在廣闊的田裡,阿公費心地巡視蔗園,帶著小男孩仔細地為甘蔗拔掉爰迭A以避免蟲害,還要擔心風災、火災,以及老鼠跑來做窩,毀掉阿公心愛的甘蔗。終於隨著小男孩長大,甘蔗也長得既高大又漂亮,眼看就快可以收成了,可是阿公卻似乎悶悶不樂,他還說:「第一憨,種甘蔗隨人磅」……,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廣闊而迎風搖曳的蔗田,曾經是台灣農家美麗的風情詩。「製糖」在日據時代是台灣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高額的砂糖產量,更象徵著台灣豐饒的物產與旺盛的生產力。在故事裡,小男孩驚奇的發現:自己親手種下、費心照顧的甘蔗,居然不屬於自己!而且偷吃還要被罰錢,就連收購的重量與價格,也都是由會社單方面來決定。這種不公平的收購制度,看在小男孩的純真的眼睛裡,成為蔗農(阿公)無奈的辛酸和悲哀。日據時代耀眼的農業成就下,其實隱藏著蔗農們辛勞的血汗,被製糖會社剝削的事實!透過本書創作者質樸的筆觸,以及合韻的短詩,為讀者勾勒出一幕幕日據時代台灣糖業發展的鮮明印象。

 

 

世昕網路童書首頁              看更多的書          訂購信箱      線上訂購     訂購專線:(04)2628-1418        傳真專線:(04)2628-1468

 

全套定價 1,500 元

特價 1,300